吕布派贴身卫士去平阳,接来了家人。
严氏和女儿吕帛儿,貂蝉的两个儿子吕山和吕庄,英儿和女儿吕凤。
这些人由平阳的家来到徐州的家,路上,早走晚歇,用了将近四天时间。
一座大的院落,原本只是四个大人,少有热闹的气氛。平阳的人进了院子、院子里立马就热闹起来。
吕帛儿长成了一个大姑娘,十七岁了。真是女大十八变,已经显出美丽。个子高高的,线条也相当的好。
貂蝉的两个儿子吕山和吕庄。四岁了。英儿的女儿也快四岁了。
三个四岁的孩子,全都叫英儿娘,叫严氏为大娘。
孩子们四处活动,看新鲜。三个孩子像小鸟一样。张开了手臂,跑来跑去,三张小嘴叽叽喳喳的。吕帛儿不再像以十二三岁时那样,到了新环境会四处去看。她已经成熟起来,也稳重了许多。
貂蝉跟在两个儿子后边,想和双胞胎儿子亲近。
“我不认识你。”老大吕山躲开了貂蝉伸出的手。
貂蝉又将手伸向老二吕庄。貂蝉只是想牵儿子的手。
吕庄也是躲开了貂蝉,说了和哥哥一样的话:“我不认识你。”
貂蝉愣在那,满脸的失落。
英儿挽了貂蝉的胳膊。说:“这么长的时间,孩子没和你在一起,认生。过一段日子,就好了。”
貂蝉叹了一口气。儿子和娘认生。这让做娘的伤心和郁闷啊。
英儿叫来了吕山和吕庄兄弟俩。两兄弟一个在英儿的左边,一个在英儿的右边。两兄弟像是商量好似的,都是支起一只脚,身子靠在英儿身上。
英儿的两只手,抚摸了两个孩子的头发,说:“我一直对你俩说的,你们的亲娘在外面打仗。现在,亲娘就在眼前,叫娘。”
“她不是。”兄弟俩异口同声。
貂蝉苦笑,问:“你们的亲娘呢?”
两兄弟同时仰头看英儿,又是异口同声:“这是我娘。”
貂蝉欲哭无泪,只能是苦笑。
“慢慢来吧。”英儿对貂蝉说:“这两个孩子,脑子里就是转不过弯。”
貂蝉说:“先不让他们叫吧。以后再说吧。”
英儿看的出来,貂蝉的内心痛苦之极。
事情却是这样的怪。双胞胎兄弟不叫貂蝉娘,却叫吕布爹。
平阳来的家人到的时候,吕布不在家。
从营地回来的吕布,一进院子门,就听见内院中孩子们的吵闹声。瞬间,吕布有一种幸福的冲动。他紧走几步,进了内院。
英儿和三个孩子玩呢。貂蝉站一边观看。
貂蝉本是想和这三个孩子游戏的。无奈已经七个月的大肚子,行动不便,更不要说游戏这种事了。
英儿看见吕布回来,有陌生的感觉,脸上牵强的笑了一下。说:“回来了?”
吕布却是开心的,回了一句:“刚到吗?”
英儿嫣然一笑,要三个孩子叫爹。
三个孩子都叫了“爹。”
听见孩子都叫了爹,吕布那个脸上,美极了。
貂蝉说:“这两个孩子,叫爹,不叫娘,不公平。”
吕布听貂蝉这么说,问:“怎么,孩子没有叫你?”
貂蝉满脸的委屈。
吕布蹲下,叫过来两个儿子。两个儿子竟然没有认生,而是依偎到吕布的胸前。
两个孩子用小手摸吕布身上的铠甲。
“怎么。不认识娘?”吕布指着貂蝉说:“这是你们的娘。”
两兄弟还是疑惑的看着貂蝉。
吕布问:“我是不是你们的爹。”
“是的。”两个孩子童声童气。而且拖长了声音。
“那好。听爹的。你俩可是给我听好了。”吕布手指貂蝉,说:“叫娘。”
两个孩子用了怯弱的声音,叫了一声:“娘。”
貂蝉听到两个孩子叫她,身体里的血腾地向上涌,心里那个甜蜜啊。她赶紧来到两个孩子跟前,一手牵一个,说:“宝贝们乖。娘不能蹲下身子亲你俩,也不能抱你俩。娘这几年,应该和你们在一起的。怪娘不好。娘丢下了你俩。从现在起,娘一定要好好的照顾你俩。”
老大吕山说:“娘。好漂亮。”
貂蝉开心啊,笑出声来。
老二吕庄说:“给你三分颜色,你开染坊。”
貂蝉没有听明白。问:“宝贝。你说的,娘不懂。什么意思啊?”
英儿一直在旁边站着。这时解释,说是在平阳时到城里去,拿自己织的布,去染。两个孩子看见什么东西都好奇,这里看看,那里摸摸。店老板起先没讲。小孩子,看什么都稀奇,也算是正常。后来,两个孩子要去动染缸旁边的染料。老板就说了,以为我不敢说你们?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。
两个孩子这就学到了一句口头禅:给你三分颜色,就要开染坊。只是,两个孩子活学活用,只是用的地方有时候不对。老大吕山要大便,英儿赶紧伺候。老二吕庄就在一边说了哥哥,给你三分颜色。开染坊。
貂蝉明白了这个说法的出处,越发开心地笑了。儿子的语言,竟然这样的让她生出怜爱了。
严氏和吕帛儿远远地站着,看这边温馨的场面。
吕布起身,向严氏和女儿走过去。
“帛儿。这一路上,老远的。累了吧?”
吕帛儿叫了一声“爹。”
“嗳。”吕布可是拖了音的。
对于这个女儿,吕布一直十分的疼爱。只是,分开三四年,原先有的那份亲情,有了些生疏。
吕布笑,说:“我的帛儿,越发的好看了。转眼,这才几年,就成大姑娘了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